首页 常识
您的位置: 首页 > 常识 >

河津小吃: 您到过河津不得不知道的地方特色美食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2-09 08:58:06    

樊村羊肉胡卜

樊村羊肉胡卜是河津的有名小吃之一。把烙成的死面饼子切成细条,与羊肉、羊血、羊汤、羊油辣子、萝卜、豆腐、菠菜等混合加入调味品制成,特点是:筋而不硬,软而不绵,油而不腻,香辣可口,可称为河津小吃一绝。

河津猫耳朵

猫耳朵是河津人招待贵客的特色佳肴。它的制作方法是,将面捍成大片,再切成方形小片,然后将小片面对角捏合即成。捏好的猫耳朵煮熟后晾凉,既软又筋,再会入用韭菜、蒜苗、生姜、海带、粉条、白菜丝、西红柿及各种调料配制的菜汤中,并兑入少量牛汤、鸡汤,别有风味。

泡泡油糕是河津市很有名气的传统小吃,其渊源可上溯至唐代韦巨源的烧尾宴名点 “见风消”油洁饼。馅是用白糖、黄桂、玫瑰、桃仁、熟面拌成的;面是用开水、大油烫熟的富强粉。包好放到花生油锅里炸,等面上一起泡,就捞出来,吃起来味道酥甜可口。 面粉烫熟,加入辅料,入油锅炸制而成。色泽乳白,绵软甜香,糕面蓬松起泡,入口即消。

其基本制作方法是:取清水放入锅内烧沸,加入猪油, 将面粉倒大锅内,用小火将油面搓拌成熟面团,出坤放在案上, 晾凉,再加凉开水反复揉搓成软面团,即成烫面。白砂糖、黄桂酱、核桃仁、熟面粉等制成黄桂白糖馅。将烫面揪成面剂,用手 拍成片,放大黄桂白糖馅,制成糕坯。经炸后,糕面出现薄如蝉翼、白如霜雪的一层泡,犹如繁花盛开,似乎见风即消,人口即化,松软绵润,芬芳醇香。

醪糟 是一种民间的甜食和饮料。每逢春节,家家户户总要做一大盆醪糟。先将洗净泡软的糯米蒸到半熟,再用冷水淋凉,到约30℃,加酒曲,拌均匀,入面盆,中间留一个小孔洞,盖以棉被,放在热炕上,使其发酵。昼夜温度要大致相同。面盆要经常转圈移动,让盆内的糯米受热均匀。一两天后,有一股酒香味从盆中透出来。揭开棉被看时,那中间的小孔洞里,有一汪乳汁般的液体,拿手指蘸了尝,非常甜,但与糖不同,略带酒香。这是制作醪糟成功的重要标志。于是就可以食用了。或取一两勺加水烧开了喝。或在这烧开的醪糟中打入鸡蛋花、荷包鸡蛋,连汤带蛋吃。还可冷饮。

不只老百姓自己做了醪糟食用,县城里,小镇上,大多都有专门叫卖醪糟的生意人,近年来夜市兴盛,醪糟是最普遍也最受欢迎的一种小吃。城市里还有卖冰镇醪糟的。还有的专门卖那未经加水的原汁醪糟,叫做醪糟醅子。糯米又称江米或酒米,故而醪糟也有叫做江米酒的。

石子馍是一种制作奇特,风味别致的古老食品,也叫干馍。由于它历史悠久,加工方法原始,因而被称为食品中的活化石。石子馍是用烧热的石子作为炊具烙烫而制成的馍。它油酥咸香,经久耐放,因此很受人们的喜爱。

石子馍的具体做法是:用上等白面粉,和入油和盐(糖),有的还加入鲜花椒叶,制成馍坯。选取小而光滑的小鹅卵青石子,用水洗净晾干,再用植物油涂过,放人深边平底锅内,置火上加热,用手勺不断翻搅,使石子受热均匀至烫手,再将石子放在馍坯上然后压平,用中火加热,使之下烙上烫而成。烙好的石馍干脆清香,营养丰富,携带方便,经久耐贮。

河津臊子面,民间广为流行的一种喜庆、吉祥面食。臊子面不仅富有特殊的地方风味,而且饱含深厚的文化底蕴,代表着河津人热情好客、礼仪待客、欢乐同庆、吉祥共享的传统习俗和对丰年稔岁、吉祥止止的赞美与祈求。面条细长,厚薄均匀,臊子鲜香,红油浮面,汤味酸辣,筋韧爽口,老幼皆宜。臊子面在关中地区有其非常重要的地位,在婚丧、逢年过节、孩子满月、老人过寿、迎接亲朋等重要场合都离不开。

臊子面最为重要的是汤,汤是臊子面的灵魂,本地人将臊子面的汤叫臊子汤。臊子分为肉臊子和素臊子两种,其中又以肉臊子为主。做汤需要的主要食材有以下几种:

肉臊子:选较肥带皮的猪肉,猪肉中也要含有比较多的廋精肉。将肉切成小碎片,片要薄。入热锅,但也锅不可太热,不断搅拌翻炒,火不可过急也不可过缓。大约三成熟加入一定量的姜沫,去腥,翻炒,后加入适

量的碘盐。当肉为六成熟时加陈醋,翻炒,七成熟时加入酱油,花椒等调味品(当然也可加入其他合适的调味品),当九成熟,快出锅时加入适量红辣椒粉,搅拌,微炖一会,即可出锅。期间要非常注意控制火候和时间。火不可太猛,太旺则肉可能炒老了或炒焦了,辣椒面烤糊了影响汤的色泽;火候不够,肉不熟,肉的腥味去不尽,而辣味渗的太深。只有火候控制住,肉鲜、嫩、辣,而油鲜红光亮而不是很辣。这即为肉臊子的最基本做法。

底菜:一般为胡萝卜,切为细小的末状。如果在肉臊子刚出锅,锅中留有适量的臊子中直接炒最好。也可在凉锅中先用适量臊子热锅,再倒入胡萝卜末,同时旺火翻搅,放 入碘盐。半熟时,文火慢慢的焖,同时要勤翻动,一直将锅中的水分焖干,在菜快背焖熟时,放入味精,花椒等调味品。在此中要根据热锅的臊子和菜的比例,控制油和辣味合适。

面有传统手擀面和机压面:手擀面,面要做到韧、劲道,沸水出锅有光泽。通常是生面做好,揉团,蒙上湿布放五六个小时后再擀,这样面有韧劲,易于擀薄切细,沸水出锅有光泽,面劲道滑润。机压面多为结婚丧葬等亲朋较多时用,节省人力和时间。

配汤:选铁锅最好,注清水,旺火沸腾,放入肉臊子,再让水沸腾。后将准备的木耳、鸡蛋、黄花菜、底菜入锅,并根据需要再行调味,旺火滚沸后文火热之,加漂菜。汤要注意色正,即红,鲜,亮。汤味也可根据口味微调,但要保持酸、辣、鲜基本口味,汤成。将热汤浇到刚出锅的面上即成一碗汤滑味鲜、香美可口的臊子面。配汤是臊子面的关键所在,所谓一碗面,七分汤,汤很重要。

麻莲烩豆腐

拔丝红薯

葱花饼

地皮炒鸡蛋

伏伯牛肉

河津芝麻糖

香椿炒鸡蛋

韭菜盒子

撅片子饭

荞面活烙

麻食子

羊蹄子

炒棋子

炸知了猴

炒馍花

没有。以后陆陆续续在报纸杂志中看到二字的不同写法,也并不以为然。有用“裹缧”的,有用“裹耒”的,不一而足。最后我感觉还是“菇蕾”二字较为贴切一些。

菇如蘑菇,蕾是花蕾,拌好的菇蕾躺在篦子上,如在架床上的蘑菇,也如花的骨朵,全身被白面裹着,花蕾一般的,一堆堆,一疙瘩,透着清纯,透着质朴,所以我感觉“菇蕾”是一个很贴切的词了。我就用它了。

菇蕾是我们那里八月十五才吃的一种过节饭食,其原料是用大葱,这大葱如北方的汉子顶天立地。在一次农博会上,我看到展示的大葱有一人之高,技压群芳,鹤立鸡群,在农博会上拔得头筹。从此,人们才领略了大葱的伟岸之处。这葱身杆挺拔,壮如掀把,洁白如玉,葱叶俊美,浑身透出北方汉子的粗犷。一次一个邻居朋友到上海小住,满大街找不到北方的大葱,有的只是细如笔杆的小葱,甜咯叽叽,像极了上海的小男人,让朋友感叹了多少天。这也让我们明白南北饮食的巨大差异,和南北人种的性格差异区别在什么地方。

言归正传。从自家地里拔回大葱,略择黄叶,从三股叉处剥去老叶,稍作淘洗旷干水分,根据吃饭人口多少,选取原料,切成寸段备用。然后取一把红薯粉条,用开水泼开泡软备用。这时就需要准备肉了。

这肉一定要用五花肉的,肥瘦适中,经过切片泼油,再放上盐和调料,缠上面粉,等待上笼。只有这样处理的肉片才香儿不油,肥而不腻,软硬适中,老少咸宜,吃上口感绝佳。 而这葱和粉条的处理是有讲究的。为了好吃是要泼油和放调料、黑酱和盐的,但时间先后是大有讲究的。调料、油盐是需要放在裹面之前的,而盐是要放在泼油之后的,因为过早放盐会煞去葱中的大部分水分,蒸熟后的菇蕾不仅没有了形状,而且不酥松,模糊一片。有了客人就会让主妇颜面扫尽,所以这也是主妇大显身手的时候。这样的叙述是容易让人晕的,其实制作程序并不复杂,应该是:先泼油搅匀,再放盐搅匀,再缠面搅匀。关键的三个步骤,最后上面放上肉片,就看到满世界是肉了,有些主妇喜欢把肉直接拌在菇蕾里,是看上没有那么美气罢了,未尝不可。最后上笼大火蒸熟,这个时间最好比平时蒸馍多10分钟为好。 有些主妇图省事,常常用笼布铺底,我常常吃出一种恶水味道。母亲做菇类蕾时总是不厌其烦,提前擀出面皮,铺好再放菇蕾,为了防止堵住火气,总要用筷子在上面扎几个小眼,这样上下通气,菇类蕾就好熟了许多。小时候总喜欢吃母亲擀的那薄薄的篦底,卷成一卷蘸上蒜水,也是一种不错的美食。

葱拌菇蕾起锅以后,并没必要抄到碗里,往往整个篦子放到桌上,全家围坐一圈,其乐融融,上面淋上油泼蒜水,大家有说有笑,吃得大快朵颐,无论魏晋。这就吃出了团圆的氛围,吃出了节日的丰采。社会日新月异,儿女奔走四方,天下父母无不牵挂四散的儿女,期盼能够坐在一起吃一顿团圆饭啊!你看,这一桌葱拌菇蕾扮演了多么丰富的角色呀!

我成家以后,常常想起母亲做的肉拌葱菇蕾,但小锅小灶蒸出的菇蕾总是模糊一片,却怎么也做不出母亲的葱菇蕾那种感觉。经过分析才感到食盐调料一起放是一个很大的错误,再者,铝锅上面的笼节都是平板,汽馏水不能有效排走,所以菇蕾就模糊起来。而大锅大灶上用的篦子有一定的弧度,汽馏水都从边缘流下,所以蒸馍不粘,笼馍不湿,篦子上干净利落。 至于其他原料的菇蕾,还有用芹菜、豆角、苜蓿、槐花之类的东西,做法类似,只是不常吃罢了。在我的感觉中和葱拌菇蕾有霄壤之别。人们常说十里不同俗,临猗人就没有吃过葱拌菇蕾,说起以葱为原料他们很是惊讶,想那样辛辣的东西,做成拌菜菇蕾能够好吃?我只有笑他们的痴了!


相关文章